来源:第1眼TV-华龙网
9月17日,记者从重庆市商务委举行的2025重庆服务消费季暨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促进我市服务消费市场走强走旺,9月29日至12月将举办“2025重庆服务消费季”活动。
本次服务消费月由市商务委联合市文化旅游委、市民政局、市体育局、人民银行重庆分行等相关部门,联动大渡口区、渝中区等全市38个区县、市火锅产业协会等十余个行业商协会、1000余家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活动期间,将围绕11个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组织开展超500场主题惠民消费活动,预计将直接带动消费超50亿元。
2025重庆服务消费季暨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据了解,此次服务消费季按照“1+11+N”思路展开。
——“1”即聚焦“服务消费”主题。
——“11”即围绕餐饮住宿、家政、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健康、信息、金融、教育、居住、交通等11个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组织开展超500场主题惠民消费活动,主要包括: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2025重庆小面推广消费季、“渝悦养老·乐龄惠享”2025年重庆市养老服务消费季暨敬老爱老宣传月、重庆市家政劳务市场招聘对接活动、2025温泉康养惠民消费季、2025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第32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决战寿城”全国街舞大赛、万州烤鱼消费季、黔江濯水第五届鹊桥会、2025“铁骑力士”重庆·荣昌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暨渝西八区全民健身跑、武隆白马山汽车拉力赛等。
——“N”即N种场景和活动。融合山水、美食、运动、休闲、康养等服务消费场景,开展多场服务消费促进活动,打造一场“从头到脚、有吃有喝,从老到小、好玩好耍”的服务消费盛宴。
活动期间,全市将着力推动“商文旅体展”等多种服务消费业态深度融合,统筹整合多元服务消费场景,优化服务消费环境,拓展服务消费载体,丰富优质服务供给,持续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辨识度的特色服务消费品牌,预计将直接带动消费超50亿元。
此次服务消费季将突出消费场景多元融合,全力推动商、旅、文、体、展、健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美食+”“旅游+”“体育+”“演艺+”“健身+”等多元融合消费场景。
在餐饮方面,将于9月29日至10月31日举办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作为服务消费季活动的重点活动,火锅美食文化节以“重庆火锅 全球生香”为主题,主会场大渡口区将举办江岸火锅宴、热气球嘉年华、青春歌会等融合消费活动;在市内其他区域,打造为期一月的“火锅马拉松”全域火锅热销活动。
在旅游方面,结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现代化大都市游”“壮美长江三峡游”“多彩风情武陵游”三大游线体系,通过两江游船、三峡游轮、大足石刻数字影院新空间等,串联景点、美食街区、文化场馆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地域文化魅力。
在体育方面,将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同时联动周边商家,推出体育用品促销、运动场馆优惠体验等活动。
同时,本次服务消费季还将开展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消费活动。餐饮领域,将举办火锅、小面、重庆美食“360碗”等150余项美食文化节、厨艺比赛等活动,各区县特色美食竞相亮相,深度呈现巴渝餐饮文化;文旅方面,开展音乐节、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200余场文艺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娱乐需求,推出低空旅游、邮轮经济、旅拍服务、房车露营、无人机秀等,吸引各类人群来渝消费;家政与养老领域,组织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举办老年产业博览会,为市民提供优质家政服务咨询和体验,推动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体育板块,将举办首届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渝超”,41支代表队在8个月内比赛178场次,进一步带动“跟着赛事去消费”。
本次服务消费季还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服务消费专区,联合美团、抖音各类服务商家资源,提供便捷的线上预订、支付、评价等功能;美团将推出外卖“大牌上新”狂欢和“天天膨神券”两大主题活动,200+顶流餐饮品牌集体参与惠民消费活动;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围绕即时电商深化数实融合,开展9—10月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预估投入补贴总额超2亿元,打造一系列“重庆味·即时享”“重庆品·即时购”特色活动。同时,在各大商圈、商场、社区等地设置活动宣传点和服务站,开展现场促销、互动体验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消费服务。
另外,为让广大市民切实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实惠,市商务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出多项惠民举措。除了发放各类消费券外,还将鼓励商家开展打折优惠、满减促销、买赠等活动。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版权所有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主办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65号外经贸大厦9楼 联系电话:+86 23 67862888
Copyright © 201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2005872号-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77号
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站
官方微信
+86 23 67862888
+86 23 6796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