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快递
感恩奋进 砥砺前行 谱写重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1-01-22浏览次数:

  来源:重庆日报


  

1月21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市长唐良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重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个最

最具战略指引意义的是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并对重庆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 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重庆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

最具历史性意义的是 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重庆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告别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

最具根本性意义的是 我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四个持续

当前,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年均分别增长7.6%、9%、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55.7%,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8%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八项行动计划”三年任务总体完成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进展明显

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扎实推进

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推进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取得积极进展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取得突破

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行动计划稳步实施

——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主体加快集聚

区域创新活力增强

——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

“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

绿色低碳转型提速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开放发展呈现新气象

开放通道持续拓展

平台引领带动作用增强

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

以开放促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共享发展取得新成效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202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一年,疫情突如其来,汛情历史罕见,世情错综复杂。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战疫情、战复工、战脱贫、战洪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运行逐季恢复、稳定转好。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3.9%、1.3%、1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1250亿元左右、增长16%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24元、增长6.6%

四战七抓 主要做了八个方面工作:

1、全力应对大战大考

全力战疫情 全力战复工

全力战脱贫 全力战洪水

在应对“四战”、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从基层干部到人民子弟兵,从城市建设者到志愿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3400万重庆人民都是平凡的英雄,每个人都了不起,我们给广大市民点赞,向全市人民致敬!

2、抓双城经济圈建设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主城都市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区增至8个,“两群”特色农业、绿色制造、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

成渝中线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达万、渝万高铁开工,成渝城际完成提质改造、实现1小时直达,中欧班列(成渝)号实现首发,9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户籍实现“一站式”迁移,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实现公交“一卡通”,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入快车道

3、抓“六保”促“六稳”

保居民就业 保基本民生 保市场主体

保粮食能源安全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保基层运转

稳就业 稳金融 稳外贸

稳外资 稳投资 稳预期

4、抓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5、抓改革开放创新

持续深化改革

全面扩大开放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6、抓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

城市提升取得新成效

“850+”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提速实施,通车里程达到370公里、在建里程达到186公里;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开工建设

“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初见成效,长嘉汇大景区建设有序推进,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启动建设

累计完成117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94个坡坎崖治理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公园,92个城市边角地块建成群众身边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172公里山城步道成为城市特色品牌

“马路办公”成为常态,“大城三管”深入人心

7、抓生态环保

优化生态保护格局

强化生态修复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整改突出环境问题

8、抓社会民生

织密民生保障网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20年极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

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

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一个统领 四个定位 三个作用

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三个愿景

展望2035年,我市将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重庆“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成渝地区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优化创新布局 培育创新力量 改善创新生态

2、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

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

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

3、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着力畅通经济循环 着力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

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5、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城市提升

促进城乡融合

6、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7、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畅通对外开放通道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

8、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发展文化事业 壮大文化产业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9、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0、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11、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 突出抓好经济安全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建设

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值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2%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8亿公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

一高三新

 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1、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聚焦科学主题“铸魂”

面向未来发展“筑城”

联动全域创新“赋能”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

调动科研院所积极性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制定鼓励创新系列政策

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

2、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认真落实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加快重大事项落地 加快合作平台落地 加强政策协同对接

做大做强“一区”、做优做特“两群”

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持续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

集聚“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

塑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5、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升开放通道能级

提升开放平台引领功能

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发展

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

支持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开放门户

统筹高新区、经开区及各类园区开放发展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保障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结构

做强农业品牌 丰富乡村业态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编制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

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 集聚乡村人才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用活乡村土地资源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持续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

落实“一尊重五统筹”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健全城市更新政策体制机制

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

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

推进“四山”保护提升

推进城市人文品质提升

推进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

加快构建智慧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安全“一屏通览”、融合智慧调度“一键联动”,让城市运行更智慧、更精准、更高效。

8、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源头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9、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办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质量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10、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五防三关

严防疫情外部输入

坚持“人”“物”同防、闭环严防、关口细防、横向联防、社会谨防

严把境外输入、市外输入、货物输入关口

落实内防反弹措施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廉洁政府 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建设务实政府 坚持不懈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版权所有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主办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65号外经贸大厦9楼 联系电话:+86 23 67862888

Copyright © 201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2005872号-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77号 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86 23 67862888

+86 23 6796069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